【未来SNS营销的可行性】SNS即社会化营销,这个概念在中国已成为每一个品牌和企业的营销管理者日常使用的高频率词汇。伴随着社会化媒体的深入发展,各类传播媒介平台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如微博、微信等已渗透到网民的生活之中。另外,现代人由于社会体系的变革,逐渐实现了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的转变,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我们更多地是面对不认识的人。可是我们的基因似乎还没有跟上变革的步伐,许多现代人的陪伴需求仍旧希望被满足,这也就是为什么SNS营销有着根本性的强大动力。
从孤独这样的需求我们可以引申出更为具体的要求:猎奇、窥私、热点、娱乐、八卦……这样的心理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大多数人会不断地刷朋友圈,生怕错过什么社交热点。
笔者特意把嫉妒放在了连接线上,基于经验来看嫉妒拥有着十分强大的驱动力,大多数刷爆朋友圈的游戏像知乎问答、跳一跳这些都与游戏分数相关。
中国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十分看重结果(成绩、分数、排位),小时候深受其害的我们最终似乎仍旧没有跳出这样的思维,许多人去体验一样产品,很有可能是为了取得更高而让人称赞的分数。
有了去浏览的需求,进而因为嫉妒或者其他的原因许多人也会继续去分享。那么大多数想要获得什么样的心理满足呢?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炫耀、攀比、从众、个性……炫耀、攀比是根植于大部分人内心的一个强心理需求,从众则是基于陪伴需求延伸出来的“融入朋友”的一种情感。而基于分享行为的个性需求,本质上看还是属于融入社会的需求。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个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放在朋友圈这样的大环境下才有了所谓的共性与个性。
其次,个性需求的分享意味着分享者是希望被看到或者被理解的。
基于人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以上的这些心理,这时候就有一个关键的产品条件来让这些心理得以充分体现。
产品应当是低门槛的,如果一篇文章用词深奥,一个APP排版“高逼格”,这往往会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产品还应当是易操作的,过多的跳转容易导致跳出率的增高,随着网速的提升互联网时代用户的耐心是十分低的,只有简单易得的操作才可以不断地留存用户;
产品为用户带来了成就感,像游戏分数、排位机制(eg:xxx在全国排名前1%)这样的成就引起的嫉妒心理很容易会造成“病毒式传播”;
最后是共识度,当一样产品或者活动在你生活的曝光度足够高(也就是大家都达成了某样共识)的时候,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