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其实也就是一种职业而已。
就像医生、教师、律师、编辑等,不过是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赋予了他们额外的光环,他们被称为明星、偶像,但是皇冠戴重了,走路会偏的。
9月22日,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演员委员会、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联合发布《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
《意见》自称,出台的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和全国电视剧工作座谈会有关精神,引导制作企业合理安排电视剧投入成本结构,优化片酬分配机制,推动行业投入产出良性循环。
《意见》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要求各会员单位及影视制作机构把演员片酬限定在合理制作成本内,全部演员的总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不超过总片酬的70%,其他演员不低于总片酬的30%。
二是如果演员总片酬超出制作成本40%,则需要向所属协会(中广联制片委员会、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或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及中广联演员委员会进行备案说明。
三是要求各会员单位、影视制作机构及广大电视剧网络剧从业人员要把德艺双馨作为职业理想和目标追求,自觉抵制不合理高片酬等不良行业风气。
消息出来后,也算是普天同庆吧!微博话题下广大网友纷纷高呼,以后烂片可以少点了。
烂片会不会就此减少,我不敢确定,但起码说明“天价片酬”这种不太正常的行业现象已经引起了重视,并为此做出改善,我喜闻乐见。
两个数字,250%和50%
据业内人员透漏,在2016年一年时间内,一二线演员的片酬增长了250%,部分电视剧中演员的片酬超过制作成本的50%。在一些靠流量偶像撑起的IP大剧中,更是直接上升到75%!
央视也曾经报道过,如今中国的影视市场,单部剧明星演员片酬最低的2500万元,最高的超过一亿元,演员片酬呈爆炸式增长,三十年来涨幅超过了5000倍。
中国导演陆川、吴思远等人也都曾经说过,如今中国演员的片酬超过制作成本的50%。
而在美国和韩国,一般演员的片酬仅占制作费用的10%到30%,比如去年大热的《太阳的后裔》,演员片酬大概只占到总预算的20%-30%,在世界影坛享有全球号召力的好莱坞明星,也仅仅占比30%。
一部片子的成本毕竟有限,演员拿的钱越来越多,留给造型、美术、后期制作,特效的钱就越来越少,所以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5毛特效一点也不稀奇。
天价薪酬是否合理?
当然对于明星是否配得上天价薪酬还有争议。
一方面,有观点认为在尚不成熟的中国影视市场中,明星的“价格”并不能z反映其价值。
“如果真是国宝级的,甚至‘球宝级’的演员明星,观众就是认可他、喜欢他,那他片酬高是可以理解的。”余飞认为,但如果这个人只是因为某个偶然原因爆火,就给他一个亿片酬,就不一定合理。
而另一方面,有票房保障的明星确实是稀缺资源,天价薪酬似乎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市场行为。
演员于荣光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到:“这是根据市场,你不给这个钱有人给,这个东西弄得我们很难受。”
华西都市报报报道,作为高片酬的演员,成龙曾公开回应表示,高片酬是双方你情我愿的事情:“一些一线演员他的片酬拿得高,而且他有票房保证的话,那我也会去请他。明星市场价值是有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限酬令是一个信号
事实上,官方表态要遏制明星的天价片酬并不是第一次。
2016年,广电总局要求影视公司制订公约抵制“天价”片酬,并且不得对明星进行过度炒作
上个月,广电总局又要求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电视剧投入、分配机制,严禁播出机构以明星为唯一议价标准。
至今日,“限酬令”发布。
说实话,不知道作用如何,因为影视作品的制作成本又不是公开化,想要订一份“阴阳”合同来规避这个政策,也不是很难操作。但是,即使“下有对策”,可起码“上有了政策”,而这也是一个信号,告诉观众、市场、明星和演员:不合理的现象是必须被整改的。
让演员对得起演技,让演技对得起片酬,这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