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TCL闹别扭?人家好日子刚开始。
近日,一篇名为《TCL电视促销竟然送腾讯会员 与乐视合作进展缓慢》的文章在网上流传,不排除换个马甲以其他标题出现,但核心内容换汤不换药。文章的大致意思是,在TCL 35周年的市场大促销活动中,TCL随硬件奉送的竟然是腾讯视频,腾讯体育内容资源。由此引出作者的“担忧”:这让乐视怎么看,说好的“生态”融合呢?云云。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围观吐槽还情有可原,但看似对行业略有了解的作者,如此揣测就有些揣着明白装糊涂了。是专业能力不够杞人忧天,还是被人受柄借题发挥黑对手?姑且不予评论。这里只说说文章的逻辑硬伤。
去年12月,乐视网通过控股子公司乐视致新正式入股TCL集团控股子公司TCL多媒体,成为其第二大股东。TCL与乐视的合作,也被视为传统厂商与互联网厂商由竞争走向合作的一个经典案例。
这也是实现各自利益目标的一次合作,说白了,双方都从合作伙伴身上获得了补足短板的能力。乐视看中的是TCL对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乐视方面从不讳言,不断冲高的电视销售目标对团队内部的压力非常大,但与TCL合作后,TCL的工厂资源、屏的资源,以及模组上游的资源都可以为乐视提供巨大帮助。随着乐视电视的销售规模屡屡刷新,前者希望在上游资源方面得到TCL更多的支持。而TCL相中的则是乐视的软实力,特别是总能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产品体验和更高用户价值的用户运营能力,希望通过合作把乐视智能电视应用服务、商业模式的优势与TCL在电视上的产业能力进行嫁接。
乐视与TCL携手的重要产物之一,如上面提及的文章所言,是“乐视将向TCL全面开放乐视云及海量优质内容”,这种基于内容的深度合作换来的是“TCL将向乐视开放全球领先的供应链管控和工业能力、软硬件研发平台及深度下沉的线下服务体系”。那么问题来了,这是否意味着,乐视和TCL急需的资源只能从对方身上获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合作并非绑架,不论是经济层面还是道德层面。在互联网时代,合作伙伴的正确心态应该是也必须是“不排他、开放式、不站队”。乐视产品的迭代速度极快,两代新品的间隔平均不到三个月,加之销售规模增长迅猛,在屏幕资源这块不可能完全依赖TCL,除了华星光电,即使将来与其他科技企业接触以保证屏幕货源也无可厚非。同理,在TCL的内容产业生态链里,也不能要求其只使用乐视的内容产品,否则TCL将彻底沦为硬件代工工厂。
另一方面,乐视一贯的理念是将电视卖给真正高价值的用户,为了满足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运营,乐视电视始终强调做高配置。TCL是国内最大的彩电厂商之一,产品覆盖范围囊括了相当一部分低端用户,它没有必要为了满足乐视的高端需求而放弃这部分目标客户及市场。此外,大屏游戏生态和全新电视购物体验都是乐视超级电视未来的主攻点,两者对屏幕性能和品质的要求都很高,从以往游戏玩家的吐槽来看,要满足乐视在这两方面的需求,作为屏幕供应商TCL可能还得加把劲。
事实上,从进程和效果来评估,TCL和乐视的合作已经基本达到了双方当初的预期。从相当长一段时间来看,未来双方既不会“貌合神离”,也不可能分手,我们甚至还可以期待更多。
原因有两个。首先,两家通过优势互补可以最大化实现对各自利益的诉求,即乐视突破硬件短板,TCL提升互联网运营能力。希望给TCL注入互联网基因的李东生早就表示过,与乐视、小米等互联网企业相比,传统家电企业在某些方面有不足和缺陷,转型存在困难。翻译过来就是,TCL只会把电视卖到全球,但不会经营用户。通过合作,TCL可以把乐视在智能电视应用和服务,包括产品、商业模式方面的能力与自身在智能电视的用户规模、渠道资源以及供应链等优势进行嫁接,建立互补双赢的商业模式。
而乐视致新收购TCL多媒体股权,除了得到觊觎已久的上游资源从而拥有一个稳定的屏幕货源之外,还可与后者在供应链、研发实力、售后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上全方位共享,TCL在服务端积累的丰富的经验有助于补上乐视在这一领域的短板。进一步说,乐视做硬件产品,在生产、物流及售后方面都有赖于合作伙伴,“与合作伙伴翻脸”这种仇者快亲者痛自毁长城的事情,精明如乐视绝不会做。
其次从大格局来看,两者结合的目标一定是全球市场。双方意识到,让这段婚姻长久持续下去的不只是资本纽带捆绑的利益,更在于大家通过合作可以寻找到共同开拓国际市场的机会。对于乐视,从自己做硬件,到建立内容生产、分发的体系,都是为了打造一个生态闭环,走出一条国际化的生态路线。TCL深耕海外市场多年,国际市场占据了多媒体业务的半壁江山。虽然玩法不同,两家企业有着相似且强烈的海外拓展蓝海目标,合作之后将双方融合了软硬件优势的产品投入市场竞争,将催生出互联网大屏时代的马太效应,并通过共同的价值链构筑起生态系统竞争的护城河。
乐视与TCL的好日子还只是个开始,既然如此,还是少玩套路多送祝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