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图加速分化的2016年】虽说地图行业看似大局已定,但随着新技术、新趋势乃至新对手的到来,整个市场其实依旧暗潮汹涌。春秋虽去,战国来临,这是在线地图行业暂时宁静的2015年,也是加速分化的2016年。
2015年,在线地图行业是BAT轮番唱戏的舞台,BAT三家通过资本、并购、技术对这个曾经不热门的行业进行了战略性的重构,也奠定了今天整个地图行业的竞争格局。
1、 BAT三家分晋,地图各归其主
对于地图行业而言,2014年是三家分晋的起点,阿里并购高德之后,高德成为阿里100%的全资子公司;搜狗地图和腾讯地图成为腾讯在地图领域的左膀右臂,腾讯甚至还深入到地图行业后端,成为四维图新的股东,在全球市场上与其共进退;百度的亲儿子百度地图则一直以来都得到了百度各种资源的注入,整个地图行业实质上已经由BAT三家所垄断。
2015年,三家之间的界限更为明确,整个市场格局也更为明了。高德地图发力LBS的深耕,百度地图专注O2O的连接,腾讯则是在满足社交定位的同时,潜心发力车联网和导航市场。曾经血雨腥风的地图市场迎来了难得相对安静的一年。
2、百度高德争霸,两雄背道而驰
虽说地图市场由BAT垄断,实质上,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已经形成了百度、高德两雄争霸的格局。根据国内第三方咨询机构比达咨询发布的《2015年第3季度中国移动端地图/导航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第3季度活跃用户市场份额中,高德地图以39.0%居首位,百度地图以37.8%位列第二,同时搜狗地图和腾讯地图则以8.6%和7.4%分列三、四位。
显然,虽然高德、百度之间只有2%的差距,却反映了两家2015年各自战略的不同结果——据国内移动互联网数据机构Questmobile发布的数据显示,相比去年同期,高德地图的MAU增长迅猛,仅在iOS端,2015年秋季高德地图的月度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了190.3%,全平台月度活跃用户数增长达134.4%,而百度地图的月度活跃用户数增长只有90%。
不难理解,过去一年,百度将O2O作为连接的重点,而高德则把专注LBS作为发力的重心。一个把地图作为O2O布局“穿针引线”的流量入口,一个把地图作为出行服务的工具打造。而因为目标不同,百度方面自然会对产品服务方面有所懈怠,而高德方面自然会对产品服务精益求精。
3、车联网悄然崛起,BAT接连发声
2015年,BAT在车联网的市场竞争中同样你争我斗,各有千秋,各自呈现了独特的优势。
百度地图CarLife落地全新途胜,高德提出“一个高德,一云多屏”战略,腾讯入股四维图新,提出“第四屏”概念,BAT接连在车联网领域全面布局。百度启动的无人驾驶汽车研发计划中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乃至车联网的方案,显得大胆科幻;阿里则是正在构建YunOS操作系统为核心,高德导航为承载,阿里通信以及阿里云计算为后盾的解决方案,更为脚踏实地;腾讯则是注重打造汽车娱乐平台,地图作为承载汽车微信平台、腾讯视频、腾讯游戏的支点而存在。
4、“互联网+”交通时代呼之欲出
BAT的接连入场车联网其实与如今“互联网+”交通的大概念密切相关,随着滴滴快的等互联网交通模式合法化,“互联网+”交通的模式正在逐渐得到政府层面的认可,一场关于“智慧出行”的国家级战略正在呼之欲出。
马化腾面对“互联网+”交通的机遇显得非常有决心,今年在公开场合,马化腾曾表示,腾讯在互联网+交通领域内的布局不会松手,“过江龙再强,也打不过地头蛇,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今年9月,上海市交通管理部门便于腾讯签署协议,开展从“云端”到“服务”合作,加快推进上海智慧交通建设。
高德地图则先是联合北京、广州等8个城市的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共同推出“高德交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再是联合微博推出“V交通”服务平台,从而依托高德的交通大数据云,为相关交通机构提供交通信息分析和服务。不仅如此,其每个季度发布的《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不仅提供给交管局等政府部门,更通过媒体不断发声,影响颇大。以至于其建立的“交警平台”,不断有各地交警入驻,都与其建立比较深入的合作关系。
百度地图则是提出了“百度交通云”的概念,融合了LBS、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深度合作。百度交通云使用百度位置大数据提供可视化和分析技术,参与交通规划决策,也得到了不少地方政府的认可。
5、地图产品正在娱乐化和个性化
除了技术和市场层面的竞争之外,各家地图其实在产品表征层面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与以往只追求精准、可靠不同,整个地图正在面临一场娱乐化和个性化的革命。
从2014年9月23日台湾明星林志玲,坐在副驾驶座上,以真人语音导航的方式,指挥着俞永福将迈凯轮超级跑车开上了中国电影导演中心发布会舞台开始,地图行业的娱乐化和个性化便不断前行。
而在前不久的锤子T2发布会上,锤子科技001号员工朱萧木甚至向观众透露,未来可能将会有罗永浩导航语音包,当时现场观众欢呼雀跃,网上反响也是一片好评。由此可见,地图产品的娱乐化和个性化正在受到受众的欢迎。